虚拟星空

2天前发布 8 0 0

探索宇宙奥秘,虚拟星空带您漫游星系与天文知识宝库。

收录时间:
2025-11-02
虚拟星空虚拟星空

虚拟星空的天文数据可视化平台

虚拟星空是国家天文台主导开发的在线天文数据可视化系统,通过交互式三维模型直观展示海量恒星的位置、运动与物理特性。该系统基于WebGL技术构建,用户可在浏览器中自由旋转缩放银河系模型,实时查看太阳附近300光年内超过10万颗恒星的精确分布。模型采用不同颜色标识恒星光谱类型,红色代表低温的M型星,蓝色对应高温的O型星,可视化效果随视角动态生成。系统特别标注出具有行星系统的恒星,并提供恒星自行运动的动态模拟演示。

依托郭守敬望远镜(LAMOST)的海量数据

该平台核心数据源自郭守敬望远镜(LAMOST)的巡天观测成果。作为全球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天文望远镜,LAMOST已完成数千万条天体光谱的采集。虚拟星空整合了其发布的DR9数据集,包含超过1000万颗恒星的光谱参数、径向速度与化学元素丰度信息。平台独创性地将视向速度数据转化为三维空间矢量,首次实现恒星运动状态的立体可视化。系统持续更新LAMOST、Gaia等巡天项目的最新数据,确保信息时效性。

操作界面与交互功能使用指南

平台采用分屏式交互界面,左侧为三维可视化主窗口,右侧集成多层次控制面板。用户可通过赤经/赤纬坐标精确定位特定天区,缩放比例支持从1光年局部到10万光年全星系范围。查询功能支持按HIP编号或名称检索恒星,点击目标星显示详细参数表格,包含自行速度、光谱类型、绝对星等关键数据。系统提供时间轴调节功能,可模拟恒星位置在±10万年时间跨度内的演变轨迹,多星对比模式支持同时跟踪多颗恒星的相对运动。

面向科研与科普的数据价值

虚拟星空平台兼具科研应用与科普教育双重功能。科研人员可利用其三维定位系统研究银河系旋臂结构特征,通过参数筛选分析特定光谱型恒星的分布规律,动态模拟功能为研究疏散星团动力学演化提供可视化依据。教育场景中,教师可直接调用预设的恒星演化序列案例,学生可通过交互操作理解赫罗图分布规律。平台所有可视化数据均开放下载,支持FITS标准格式导出,天文爱好者可获取原始坐标数据进行二次分析验证。

数据统计

相关导航

暂无评论

none
暂无评论...